在社会上“向钱看”的大潮中,有机网上的一些学者在孜孜不倦的学习NMR,作为学长和过来人,我实在高兴。但我发现有的同学还方法不当(恕我直言)。希望有兴趣者互相交流,有时会事半功倍的。有的网友结合工作来读书,挺好的。有的准备考研,考研前如何学?哪些NMR概念必须掌握?哪些概念看一下就行了?哪些概念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反复遇到?可能有人会以为我以“老师”自居,NO!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交个朋友,说不定哪天会见面。
关于波谱,严格地说,UV和IR属于光谱,MS不是光谱而是物质粒子的质量谱,NMR属于波谱。早年习惯称“四大光谱”。由于NMR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地位,现在习惯将上述谱学统称波谱。 20 世纪下半叶,光谱学已成为有机化学的基础课程。30年代发展的紫外(UV)光谱和40年代的红外(IR)光谱 为化学家提供了识别有机化合物生色基和官能团的有效方法。研究者可以采用极少量的样品,非破坏性的实验得到有关结构的信息。50年代发展起来的质谱(MS)方法进一步带来革命性的影响,MS实验可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并且通过裂解方式提供分子的结构信息。 对有机结构化学影响最大的谱学方法当推核磁共振(NMR)。它对有机化学的影响是迅速的并且是震撼性的。近50年来,有机波谱学尤其是NMR技术的发展改革了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的方法。波谱技术已成为探究大自然中分子内部秘密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手段。今天波谱学已成为天然有机化学家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预期,即使在将来的千年岁月它们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波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为化学家所掌握,那时测定天然产物结构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十几年前像HMBC、TOCSY等2DNMR等技术还是波谱学家刚开发的脉冲序列,可是在近几年市售的NMR波谱仪器上这些技术已成为常规方法了,这些技术已成为天然产物结构测定的强有力的工具。众所周知的吗啡(morphine))是1803年由Serturner分离得到的,直到1952年全合成成功才完成了结构确定,用了150年时间,番木鳖碱(Strychnine,士的宁)的结构确定用了半个多世纪(1891-1946),耗费了几代杰出化学家的心血,原因是当时确定结构的主要方法是湿法化学。而今天确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已变成研究生的科研训练课程,一般只需几个小时、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即可完成。这显然得益于波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样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天然有机化学家积累的波谱数据可供参考。
汪茂田 有机结构分析,以网会友.E-mail:mtw2002celan@yahoo.com.cn
0371-60942395
引子:dgfyhchina 说,我想这个问题希望celan老师能给与回答。celan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同时也编著过这方面的书籍。
celan的建议:
几点建议:
1.认真复习硕、博的NMR课程中基础概念,常见典型的1H,13CNMR化学位移值范围,典型的H-H耦合常数值(最好记住一些),如果一时记不住,要随时能查到。
2.找一本您认为比较好的NMR教科书,作为精读书。最好不要选择书中采用很老的NMR图谱(比如连续波仪器测定的图谱)的书,也不要选择图谱经过手工绘制的那种书!英文的比较好,但开始时还是读中文的吧。
3.如果您是化学工作者,建议先不要阅读有关量子基础部分,可先跳过。
4.首先重点学习1DNMR(1HNMR,13CNMR),化学位移与结构(包括立体化学)的关系。因为结构中H和C所处的化学环境几乎都反映在1DNMR图谱中。尽量不要死记NMR参数,最好结合相应的图谱来记忆理解。比如,AB系统是什么特征,A2,AB和AX这三种自旋系统可结合起来学习,要见到相应的图谱,会印象深刻。
5.2DNMR当然也重要,几种2DNMR技术已经是现代NMR的常规技术。同样应该结合图谱来学习。建议先看简单化合物的2DNMR图谱,好的教科书中的图谱选择通常有比较典型的图例,试着解析,别忘了连同这个化合物的1H,13CNMR一同分析。重点可选择H-HCOSY,HMQC或HSQC,HMBC,NOESY,其他的2DNMR技术可在日后学习。
6.做图谱解析练习,找来这样的资料(网上有不少),由简单到复杂,认真解析每组信号,比如一个H的信号为dd峰,耦合常数分别是多少?解释为什么?化学位移为什么处在高场或低场,解释为什么?归属所有的峰。
7.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图谱,一边做研究,一边深化NMR知识。利用工作中的图谱问题,以点带面,渐渐扩展深化。
8.结合专业文献。
9.准备几本NMR手册和专著(可从网上下载)。
10.常向周围老师同事交流学习,当然网上讨论也很好,切记不要不给图谱而只用文字描述图谱。图谱学,图谱是根本,结构细节都反映在图谱中。比如,您看是s峰,别人看可能是br,s峰,有时可能是like t. 还有,明明是dd峰,初学者看作q峰等等。
匆匆写了这些,供参考。
|